走进泰山--欢迎光临五岳独尊的泰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首 页
旅游资讯
泰山风光
泰山文化
泰山景区
旅游线路
泰山周边
泰山专题
泰山导游
泰山攻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泰山文化
>
泰山名人
新闻总入狐鬼史
时间:2012-07-09 来源: 作者:
#p#
《赵城虎》记述了一只老虎杀人之子,又替人为子的奇事。赵城有位七十余岁的老妪,只有一子,为虎吞食。老妪告状到宰署,县宰无奈,只好允诺捉虎归案。这位执着的老妪一定要亲眼看着县宰发出拘牌,结果一名皂隶醉中应下此差,却因无法塞责而窘迫不堪,“月余,受杖数百,冤苦罔控”,只好到东岳庙中对泰山神哭诉。未料东岳之神不惟管鬼,亦兼管兽王,果见一虎自外来“投案自首”县宰一一审问明白,虎惟贴耳,颔首认罪。县宰判该虎尽人子赡养义务,赦其死。老虎自觉执行判决,时常衔来死兽、财物,“妪从此致丰裕,奉养过于其子”。不仅如此,“虎来,时卧檐下,竟日不去”似有绕膝承欢之意。数年后老妪死,“虎来吼于堂中”并“直赴家前,嗥鸣雷动,移时始去”。鉴于此虎能生养死葬,恪守“人伦”,村人专门立起“义虎祠”。
记见闻二则。《西僧》记述一西域僧人卓锡泰山,自言历十八寒暑,离西域时有十二人,“至中国仅存其二”。这种艰难而顽强的跋涉,只缘有一个信念支撑,即“西土传中国名山四:一泰山、一华山、一五台、一落伽也。相传山上遍地皆黄金,观音、文殊犹生。能至其处,则身便是佛,长生不死”。这种传说正如中国人以西方可成佛作祖一样。究竟是佛爱黄金,还是金能通佛?所以蒲氏忍不住要幽他一默:“倘有西游人,与东渡者中途相值,各述所有,当必相视失笑,两免跋涉矣。”《农妇》以廖廖数语,描绘出磁窑一位农妇的鲜明特点。一是有超人的勇力,甚至在产后当天就肩负两个巨大的酒瓮徒步百里。二是义疏财,以“贩陶器为业,有赢余,则施丐者”。三是性格刚烈,疾恶如仇。与一尼姑交善,结为姊妹。后闻知尼有秽行,即赏以耳光,继而“拳石交施,至不能号,乃释而去”。其所作为,分明是古侠土一类人物。
蒲松龄的泰山小说异彩纷呈,堪称一篇一境界,一事一精神,故事、人物绝无雷同。清代评论家冯镇峦称之为“诸法皆有”,“各极变化”(《读聊斋杂说》)。同是写官员,有张橛子的刚直倔强,范溥的委婉曲致,宋国英的贪狠暴戾,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同是写狐女,胡四姐艳丽柔顺,长亭通礼晓义,云翠仙聪慧机警,如描如画,飘然欲出。
蒲松龄是造奇设幻的圣手。叙述故事一波三折,摇曳生姿,令人目迷神离。胡四姐由狐而人,由人而仙,“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云翠仙》“叙次忽断忽续,如山势奔腾而来,突成绝壁,令人目眩心迷,中间烟拢雾合,仍一气接人对面”(但明伦评点),更成奇观。胡相公似隐似现,交友数年才偶现面目,又是“出于幻域,顿人人间”。
蒲松龄是炼字铸句的大师,有点石成金,着墨为花的功力。同写狐女之美,胡三姐“如碧叶红桃,虽竟夜视,勿厌也”;胡四姐“粉荷露垂,杏花烟润,嫣然含笑,媚丽欲绝”;长亭“光艳尤绝”,“丽如天人”。简洁凝炼,明白如话,又非常传神。叙述故事,也极扼要简当,论者称为“缩字”之法。
三
蒲松龄曾多次登临泰山,除小说外,还有一批赞颂泰山的诗、文、赋等作品。艺术水准比其泰山小说毫不逊色,是一位诸体皆精的作家。据路大荒整理的薄氏诗文系年,蒲氏到泰山有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四十五年(1706)两次。第一次登岱年仅三十四岁。正是志干云霄、拾青紫如草芥之时,因而泰山景致在他眼中是那么清奇瑰丽。《登岱行》:
兜舆迢迢入翠微,往为白云荡胸飞。
白云直上接天界,山巅又出白云外。
黄河泡影摇天门,千峰万峰列儿孙。
放眼忽看天欲尽,跂足真疑星河扪。
瑶席借寄高岩宿,鸡鸣海东红一簇。
俄正五更黍半炊,洸漾明霞射秋谷。
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推琉璃。
七月晨寒胜秋暮,晓月露冷天风吹。
顷刻朝暾上山觜,山头翠碧连山尾。
及到山下雨新晴,归途半喳蹄涔水。
回首青嶂倚天开,始知适自日边来。
#p#
另一首《齐鲁青未了,抚台观风》则写在岱顶观鲁台极目远望,追思史迹的胸怀:
巨镇岹峣覆二东,天门万丈接苍穹。
楼台近日青兰出,峦壑当春紫翠同。
一百八城残照里,数千余里乱烟中。
明堂辙迹仍荒草,惟有白云护旧封。
第二次登岱,蒲氏已是六十七岁的老翁,正是久困场屋,“斗酒难消块磊愁”之际,有《登玉皇阁》诗:
高峰列坐一徘徊,恨少涤襟酒一杯。
青嶂不穷弥望尽,白云无数荡胸来。
石连星宿群羊卧,树接天门孤殿开。
鬃鬖鬖狂似昔,蹑衣直上最高台。
泰山古松是历代文化吟咏的对象。蒲氏在阅历深厚,狐愤愈烈之际,创造了一个久经风霜,而又清标独耸,特立不移的古松形象,这就是著名的《秦松赋》。他在赋中继承了汉赋的铺张扬厉,寄情抒怀传统。他写秦松之古:“当必瑶池之花数谢,蓬莱之水三清,始得此苍柯森落,古鬣蓬蓬,直枝百尺,斜影千层,霞侵纹起,日照班生,貌与古而并古,色比黛而同青”。写奉松之坚挺:“迨夫南雁去,朔风威,坚冰合,冷霰霏,锦残芳歇,蕙折兰摧……尔乃清标独耸。大盖孤垂,意挺挺而自若,似无喜而无悲”。历代帝王封禅泰山,排场何其奢华:“当夫翠华遥临。朱弦乍至,万骑云屯,千乘鼎沸,玉勒光天,金鞍耀地,冠盖旗旌,弥漫无际”有多少人乘机趋附:“喜动天颜,恩承上意,赐爵受官,恩奢宠异”,转眼之间“皆草腐烟消,香埋珠碎”,只有秦松依然存昂藏之瘦骨,亘古今而不坠”。最后梦见秦松化为一伟男子前来相告:“秦虽以我为大夫,我未尝为秦大夫也。为鲁连之乡党,近田横之门人,高人烈士,义不帝秦。秦皇何君?而我为其臣!”通篇洋溢着一股浩然正气,一种大义凛然的傲骨,也是他自己人格精神的写照。
蒲松龄还游历过莱境内的青石关、夹谷关等名胜。康熙九年(1670),蒲松龄应孙蕙之邀至宝应。从淄川至莱芜、临沂人江苏,青石关为必经之路。这是古代齐长城在莱芜境内最东端的关口,中间一径蜿蜒,两侧陡壁万仞,地势十分险峻。蒲氏身临其境,在《青石关》诗中这样写道:
4
/
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泰山风光
一柱擎天
佛生万象
石刻虎
金蟾拜佛
古银杏
玉皇顶
舍身崖
泰山岱庙
·
今昔对比看千年岱庙变迁
·
元宵之夜的岱庙
·
岱庙望岳楼
相关文章
栏目推荐
赞助商链接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旅游资讯
|
泰山风光
|
泰山景区
|
旅游线路
|
泰山文化
|
泰山周边
|
泰山专题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5-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Firefox10、IE8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京ICP备160221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