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的大圣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滥刑,因此与当时鲁国的统治者在政治上出现了矛盾,愤而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天下。
孔子离开鲁国,驱车北行,来到泰山脚下,远远听见一妇人在一座新起的坟前呼号啼哭,其声撕肝裂胆,哀痛欲绝。孔子闻其悲声,不禁生出恻隐怜悯之心,急忙停下车来,让学生子路前去问个明白。子路来到妇人跟前,轻声问道:“夫人如此悲痛,请问是有什么让人异常伤心的大事?”妇人回头见是一位十分面善的书生,泣不成声地回道:“唉!先生,是天将灭我呀。以前我的舅舅在山中守猎被老虎吃掉了,过了不长时间,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吃掉了,如今我的儿子又葬身虎口,留下我孤寡一人,今后可让我靠谁去度过余生呢?”孔子在一旁听后,不禁上前劝道:“这里的老虎如此猖獗,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到山下去呢?”妇人叹道:“这里虽有凶猛的老虎,如果时时留心尚能躲过,可山下的残酷的统治却让人躲也躲 不掉。”孔子听后,也不禁喟然叹曰:“我明白了,原来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厉害,真是苛政猛于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