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首 页 旅游资讯 泰山风光 泰山文化 泰山景区 旅游线路 泰山周边 泰山专题 泰山论坛 English
泰山
走进泰山首页>泰山文化>泰山神话传说> 吕祖洞的传说
  • 进入泰山
  • 吕祖洞的传说
    来源:作者: 阅读次数:

    吕祖,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是道教所崇拜的唐代八大仙人之一。


        相传吕祖是唐代京兆人,曾有“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之说。他原籍山西河中府人,姓李,因父为京官,被奸臣所害,通令满门抄斩。当时,幸好吕祖与夫人外出,未被拿获,小两口才连夜逃出,埋名更姓。因夫妻二人逃亡在外,故而改名两口之吕,取名吕祖。


        后来,吕祖遇到了仙人钟离权,钟见吕祖气度不凡,日后定能大有作为,便授以炼丹秘诀。吕祖夫妇便修道在终南山。


        不料,官府搜查越来越紧,钟大仙十分为他们担心,便对吕祖说:“连日来官兵查防甚严,此地不便久留,我看小弟还是及早离开此地,以免误了大事。”吕祖夫妇为难地说:“官府通缉天下,哪里还有安身之处?”钟大仙沉思片刻,从怀中抽出一图,对吕祖说:“东岳泰山,乃道家神仙之宅,拿着此图,到那里定能受到保护。望小弟赶快起程,处处小心,不可疏忽。”


        吕祖接过图一看,原来是道家护身法宝——五岳真形图。夫妇二人十分感激,大拜之后,便自称回回(也是双口所合)道人,日夜兼程,直奔泰山。


        回回道人千里跋涉,刚入泰安境内,泰山神就见山前鸟飞兽遁,便知有大仙北来,随即召集众仙下山远迎,设宴欢庆。吕祖长揖答谢众仙:“承蒙诸位错爱,大礼相迎,小仙实不敢当。我乃钟大仙之徒,道术初学,此来还须众仙指教。”随之,吕祖又将遇难之事告知山神。山神十分同情吕祖,便安置他夫妻二人到岱阴摩云岭下的石屋修炼。吕夫人因担惊受怕,加之旅途奔波之苦,不久就病故了。妻子死后,吕祖悲痛万分,日夜守着妻子,几天不思茶饭。以后,吕祖掩埋了妻子,才来到岱阳王母池畔的石洞继续修炼,故取号“纯阳子”,自称“洞宾”,他住的石洞自然就成了“吕祖洞”。


        一天,岱麓五贤之一的宋涛正在青岩洞专心苦读,忽见一位道人来访,打着赤脚,衣服破旧,而且胸前还悬着两个大瓢。宋涛忙上前施礼问道:“请问师父到此,有何贵干?”


        “访学求教,来此别无他意,只想听听先生读书罢了。”


        宋涛忙让道人进洞。晚上宋涛设酒宴款待道人。酒至半醉,道人忽然意态粗恶,幻术攸变,奇异莫测,接着便不辞而别。宋涛不知所措,尾随出洞,道人早已无影无踪了。


        几天后,岱麓居民乞仙却病,道人又出现在众人面前,一字不语,扔下片纸便飘然而去。众人忙拾起那张纸,只见上面写道:“纯阳游岱岳,转转寻同侣”,后边的落款是“单道士”。这时,宋涛才恍然彻悟:“‘单’‘善’相通,善者道也,上为双口,原来是吕祖思念老伴,故地重游。

     

    关注此文读者还看过
    ·云步桥
    ·一品大夫
    ·姊妹松
    ·徐世隆授徒
    ·田提师布道得甘霖
    ·竹林寺的传说
    本版热门
    ·泰山石敢当系列传说
    ·泰山女儿茶的来历
    ·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来历
    ·舍身崖前说哀愚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有眼不识泰山

    最新图片
    泰山极顶降下暴雪
    泰山极顶降下
    岱顶春意盎然 适时盛开的鲜花将泰山装点一新
    岱顶春意盎然
    满园春色的桃花峪景区
    满园春色的桃
    07年泰山的雾崧
    07年泰山的雾
    元宵之夜的岱庙
    元宵之夜的岱
    冬日泰山日出
    冬日泰山日出
    冬日的泰山极顶
    冬日的泰山极
    专题推荐
    • 泰山文化名人
    • 泰山神话传说
    • 佛教胜地--灵岩寺
      徂徕山
    网站精华
    ·泰山石敢当系列传说
    ·泰山女儿茶的来历
    ·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来历
    ·舍身崖前说哀愚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有眼不识泰山
    ·龙潭仙草
    ·黑龙潭和白龙池
    ·岱庙天贶殿前的孤忠柏
    ·王母与吕洞宾
    图片文章
    赞助商链接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旅游资讯| 泰山风光 | 泰山景区 | 旅游线路 | 泰山文化 | 泰山周边 | 泰山专题 | 国山论坛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Netscape5.0、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鲁ICP备07503702号